来源:米乐m6平台    发布时间:2024-08-19 14:01:53

  老年人曾经是社会的支柱,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预算,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而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功能日趋弱化,高龄患病老人的社会关怀服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更加紧迫。

  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以人为本的事业,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升老年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更是社区治理工作中的重点民生工程。

  云阿姨(化名),75岁,72岁那年被查出患有良性癌症并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后勉强能够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事宜,无法独自外出活动。

  老伴于2018年夏因病去世,老伴去世之前,两口子之间恩爱和谐,老伴去世后,心情常常十分孤独和忧郁,对去世的老伴十分怀念。

  3个子女,均已成家,两个女儿均在外地,无法经常陪伴老人,与儿子家住的较近,儿子媳妇负责为老人做饭起居,其余大部分时间老人自己在家。

  老人因病无法独自外出,情绪低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极度担忧,觉得自身是子女的负担和拖累,希望能早点离世。

  社会工作者摸排社区独居老人情况时,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老人目前的现状,凭着自身的职业敏感度,认为云阿姨可能是潜在个案对象。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入户走访了解了服务信息,挖掘问题和需求,计划为其提供更多的服务。

  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一般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是与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在服务对象处于迷茫、无助、对未来生活失去希望的状态中,社会工作者给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常回忆往事是对老年的一种调节机制。通过适当加以引导,帮助老人回忆一生成就,回顾过往经历与兴趣,弥补当下能力与机会上的不足,能完成“自我完整”这一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老年期的人生任务,使他们可以接纳过去,尊重现实,展望未来,避免陷入绝望。

  社会工作者协助老年人缅怀过去,找回以往的正面事件和感受,从正面的角度去理解和面对过去的失败与困扰,从而肯定自己,适应目前的生活状况。缅怀往事疗法对老年人的抑郁症、自尊和社会化有积极的作用。

  对认知有严重问题的老年人,如患痴呆症的老年人,这一方法并不适用。对有轻微痴呆症的老人可以有好的成效。

  服务对象因患癌症化疗后,身体各方面基能退化,行动迟缓,勉强能够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事宜,无法独自外出活动。需要持续服药,并定期复查。日常饮食起居需要子女照料。

  服务对象因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健康情况差,生病花费大却无力改变,导致有不积极的情绪。自老伴去世后,常感到孤独、失落,失去自我价值感和生活动力,认为活着毫无意义,只是在给子女们增加负担。

  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薄弱,主要依赖于子女照顾,但是子女都有工作,并未退休,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只有一个好朋友王阿姨偶尔到其家中窜门探望,但也常因为个人原因顾及不上。

  针对问题分析,服务对象云阿姨需要获得身体健康医疗系统的照护,帮助云阿姨及时诊断病情,还可以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

  在心理和情绪方面,一定要通过倾诉、沟通、人生回顾,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重拾生活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社会支持方面,应加强与子女的链接,从社区照顾、邻里好友、社区医疗保障等方面修复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让老人感觉到自己仍然在社会系统中受到关心和支持。

  在社会支持理论下、运用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为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给予服务对象医疗、邻里、亲情及精神上的支持,使服务对象在社会支持网络中重拾生活信心。

  运用缅怀往事疗法,改善服务对象的负面想法,帮助其明白活着的意义,乐观度过余生。

  3.2.1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建立联系,了解服务对象需求,尊重和接纳服务对象感受,疏导其负面情绪。

  3.2.2 运用社会支持理论,通过链接社区医疗资源、邻里志愿服务、家庭支持等各方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存在感。

  3.2.3运用缅怀往事疗法,引导服务对象回顾人生经历,梳理过往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寻找有效信念支持她过好当下的生活。

  为了能够进一步探索服务对象需求,社会工作者经社区引荐与服务对象通过第一次会谈建立了初步的专业关系。

  在会谈中用接纳、尊重的原则与服务对象进行主动沟通,用开放式的提问、从浅入深的交流让老人能够完全倾诉,也让她感到深切关怀,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慢慢了解服务对象个人和家庭信息,逐步挖掘服务对象需求。

  与服务对象会谈后,社会工作者与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并向其宣传社工工作,取得家属的信任。通过子女进一步了解老人目前的问题和需求,其子女都表示会尽力协助社会工作者帮助老人度过安康的晚年。

  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上门为老人量血压等基础检查和护理。并向老人说明其目前身体健康情况和简单实用的抗癌小常识,让服务对象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健康情况,活在当下,不为疾病所烦忧。

  经过和医护人员的沟通,医护人员对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并形成定期上门为老人查体、护理等长期服务,逐渐缓解老人对身体健康的担忧。

  联系社区理发店的志愿者,免费上门为老人理发,在理发过程中,理发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借机与老人进一步沟通,引导老人回顾过往,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

  联系服务对象的子女和邻居,说明老人在目前的心理和社交需求,鼓励他们多来看望服务对象,多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

  发动小区热心邻居作为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新闻、讲故事。

  志愿者和老人逐渐熟悉后,常常会帮助老人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携带一些老人喜欢的小食品,有时候也会主动购买食材为老人做一顿简单可口的午餐。老人在和志愿者的链接中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在一些重要节日前,也会到服务对象家里看望服务对象,用心用情关怀服务对象,给老人送去温暖。

  在构建支持网络中,社会工作者注重对志愿者的督导,持续协助志愿者确立适当的服务价值和工作态度,并且做好工作安排。

  及时和志愿者沟通,和志愿者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支持关系,及时给予志愿者必要的协助、回馈、鼓励和支持,对服务对象的点滴改变给予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肯定,增强其信心。

  不断激发志愿者们维持持续参与的动力,让志愿者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价值,也能在整个志愿陪伴中提升自身的服务技术。

  缅怀往事的系统会谈服务是在几次服务后双方已经完全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逐渐铺开的。通过前期的几次服务,了解到老人一生中较为重要的人生事件,有工作时受表扬的高光时刻、有对老伴的美好回忆、有孩子们成长的故事。

  通过这些重点事件,社会工作者由浅及深、由点到面将服务对象的一生美好时刻串联呈现。服务对象在回顾过往中,尤其对和老伴的相遇相知、互相扶持的故事记忆犹新,说起老伴来很温馨。

  在陪伴过程中,老人给社会工作者展示自己人生中各个阶段的照片回忆,讲述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故事。

  在缅怀往事疗法中,我们坚持做到尊重、不分析、不评判,对老人的遗憾过往表示理解,一起分享老人的酸甜苦辣,践行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的服务理念。

  在回忆中,虽然老人表示人生还有很多不完美,但是通过社会工作者不断引导,老人不断学会肯定和欣赏自己的人生过往,也慢慢产生了对过去的感恩和自豪之情,并表示其实自己现在对当下的生活也非常珍惜和满足。

  后来随着回顾的深入,老人能够重新认识死亡和生命的意义,也能渐渐坦然面对现在,还能不时的对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们提出生活建议,逐渐找回了自己当下生命的乐趣和价值。

  5.1为服务对象建立了稳定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服务对象得到社会工作者、子女、邻里志愿者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持续关注,心理上有了倾诉对象,情绪逐渐积极乐观,笑容渐渐多了起来,不再说“活着没意思,给家人增加负担”这样的话语了,而且跟社工反馈,现在一天下来脸部也不那么僵硬了,感觉轻松了很多。

  5.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的上门义诊,时刻关注着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需求,也在向服务对象传递着正确看待生理疾病的观念,服务对象不再像以往过度担心身体不适,能正确的接纳自己的身体现状。

  5.3通过回顾过往,服务对象逐渐从失去老伴的阴影中走出来,也能正确看待过往,找到生活的自信。对于死亡也比较坦然,称会顺其自然,不再感觉自己是子女的负担。

  6.1 服务全过程,社工始终运用专业服务理念、伦理和价值观指导自己和督导各个支持网络开展服务工作。

  患癌老人的内心比较脆弱和孤独,在整个服务中,社工持续向各个支持网络传达一定要运用接纳、尊重、同理心、不批判的价值原则和老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和老人沟通过程中,老人出现过对某件事或某个家人抱怨不休的情况,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运用专业服务理念和办法能够有效的帮助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们避免移情问题的出现。

  6.2人是社会性的,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服务对象生活信心的恢复。

  老人因为自身身体原因,几乎无人倾诉,没有办法排解消极情绪,无法认识生活中的美好。

  所以服务对象需要的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关心和帮助。为服务对象上门义诊、免费理发、邻里互助,亲人关怀,志愿者陪伴让服务对象感受社区支持的力量,感受到社区家庭的温暖,很好推动了服务对象生活信心的恢复。

  在此个案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初期给社会工作者的印象是消极的,对生活失去兴趣,整个人充满了孤独和无力感。在与服务对象的交谈中,帮助服务对象回忆自己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引导服务对象正确看待当下生活,减少对不开心事情的描述和回忆。

  通过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生命,使服务对象将焦点放到关注和感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上,使服务对象重新发现生命乐趣、重拾生活信心;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过往,服务对象向社工和志愿者传递了人生经验,提升了她自我存在的价值感。


上一篇:【48812】进口食物标签一站可查、一站可审 “食物标签通”上线“浙里办” 下一篇:医院 报告单Word模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