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米乐m6平台    发布时间:2024-08-21 17:43:51

  这位萌娃名叫贝贝,11个月大时她就和父母到滑雪场,当时贝贝都还没学会走路,可是当她站上滑板时却站得非常稳。

  随着滑板滑动,贝贝脸上满是兴奋。看见闺女对滑雪如此喜欢,贝贝的父母就开始让她学习滑雪。

  贝贝的父母把贝贝滑雪的视频发在网上,没想到被张艺谋导演看中,并受邀参与冬奥会开幕式的短片拍摄。

  对于网友的评价,贝贝的妈妈回应说:“对于这方面,我觉得还是要等到她两三岁有自己想法的时候,她自己会提出来,比如我喜欢从事什么样的运动,我和她爸爸也会很支持她的。”

  虽然贝贝在滑雪上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但她妈妈也没有非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滑雪健儿,而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

  原来,真正善于发掘孩子潜能的父母,不会只关注孩子的强项,更会关注孩子本身。

  万众瞩目的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被人们称为“冰上王子”。他不仅是国际各类大赛男单项目金牌的全满贯第一人,更是66年来第一位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花样滑冰选手,同时,他已经19次打破世界纪录。

  然而,在羽生结弦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其实很想让他学习棒球,想把他培养成为一名棒球运动员。

  直到羽生结弦11岁时,他说自己的志向是获取奥运金牌。这时,他的父亲才真正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选择尊重孩子的天赋和梦想。

  学习滑冰的费用很高,每人每年至少需要100万日元(折合5.52万人民币),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负担确实很重。

  为了支持孩子的梦想,羽生结弦的父母没有买房,他们常年住在公租房里。羽生结弦有时会训练到很晚,但他父亲常常接送他参加滑冰训练。

  羽生结弦的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为了支持儿子学习滑冰,她在业余时间出去赚钱。为了让孩子得到更优秀的训练,她甚至亲自送儿子到横滨学习。直到2012年,母亲还亲手为羽生结弦缝制比赛穿的服装。

  正是因为父母对羽生结弦梦想的尊重和支持,才造就了一个最具价值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信中说:“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

  他们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而是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跑者,陪着孩子在属于孩子自己的赛道上奔跑。

  他把饥饿的猫放在一个装有开关的迷箱里,并把猫的食物放在箱子外。只要猫触发这个开关,就能打开迷箱,吃到外面的食物。

  猫在一次偶然中触发了箱子的开关,箱子被打开,猫吃到了食物。接着桑代克又把猫放回箱子里,实验反复进行。

  每次猫进入箱子又打开箱子,桑代克都会记录下每次的时长。多次尝试后,猫逃出迷箱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这就是著名的“迷箱实验”。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试错学习理论。他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

  同样,人同样是需要通过不断试错来刷经验,经过试错,孩子才可以从中得到成长。

  育儿师兰海到邱天家观察后发现,邱天不但连吃饭都要外婆喂,还是个成就动机很强的孩子。她做什么都害怕失败,所以从来不敢轻易尝试着做可能会输的事情。

  指导过程中,兰海让邱天妈妈带着邱天去滑冰。显然,刚开始准备去滑冰时,邱天是十分抗拒的,因害怕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怕被人嘲笑。

  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摔倒,邱天非但没有从别人眼中看到责备,反而在妈妈和育儿师的脸上,她看到了满满的微笑,于是邱天终于放开了自我。

  邱天慢慢从害怕转为开心,因为她终于意识到:原来每个人都会摔倒,原来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

  经过这一次尝试,邱天从害怕参加竞技类运动,变成了从运动中获得十足的快乐。她打破了自己给自己堆砌的壁垒。

  邓亚萍曾在参加节目《敞开心扉的少年》后发起微博投票说:“《敞开心扉的少年》中和大家一起探讨‘包办式育儿’,其实我个人是比较赞同父母放手,大胆让孩子试错的教育方式。”

  身为父母,我们该让孩子去大胆试错。因为只有通过试错,孩子才更有可能突破自己。

  冬奥会赛场上,非常关注的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代表中国队夺得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而这一跳,被称为“世界最高难度”动作。

  谷爱凌的父亲毕业于哈佛,母亲毕业于斯坦福,因此,谷爱凌总是感觉自己必须得上斯坦福。

  然而,她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对女儿说:“你不需要考上斯坦福,你上什么学校,只要你自己很喜欢,但更重要的是,一辈子都不放弃学习。”

  原来,最好的教育,不是培养小孩子上名校,而是要让孩子寻找自我所热爱的事情,并且坚持做下去,永不放弃。

  俞敏洪说:“让孩子至少有一件事情,坚韧不拔地做到极致,中间不管他多么地喜欢,都会遇到困难,都会遇到失败,不断地,你鼓励他继续下去,孩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养成了。”

  可见,让孩子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不仅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付出努力,而且也能培养他们坚韧的精神。

  孩子身上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试着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就会充满生命力。

  另外,我们还需要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李小萌在《你好,小孩》一书中写道:“我们要做孩子的副驾驶,我们帮孩子看看路,指挥指挥,在旁边做个教练。但是真正掌握方向盘开车的,应该是孩子本人。”


上一篇:社区独居老人“危机介入”个案 社工案例计划 下一篇:医院 报告单Word模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