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告诉你两个食品标签的新知识让你的饭桌谈资更国际化
来源:米乐m6平台 发布时间:2024-06-28 09:23:44尽管食品专家一再强调,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为丰富人类的食品种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合理使用也不会带来任何的健康隐患,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听见“添加剂”三个字就浑身不舒服,看到食品配料表里各种看不懂的名称和编码,更是觉得“有人要害朕”。如果你也是这类人,那么正在全球的兴起的“清洁标签”可能可以救你于水火之中了。
清洁标签运动起源于20多年前的英国,当时在发生了几次严重的食品安全恐慌事件后,行业希望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开始了一系列针对于食品配料标签的运动。由于受到消费者的支持,随后运动迅速扩展到整个欧盟乃至全世界。
为了方便消费者区分食品添加剂,欧盟采用E-NUMBER编号(E编码)系统,将几百种获得使用的添加剂列入许可名单。一种食品添加剂只有一种编码,E编码用于食品当中的很多添加剂,包括色素、防腐剂、增稠剂、风味增香剂、稳定剂等等;在食品的标签上,作为食品添加剂的E编码很清晰的告诉消费者,该食品使用了哪些食品添加剂。而在我国,食品添加剂通常以全称的形式标出,虽然没有让人“不知所云”的编码,但是许多专业名词还是多少让我们消费者大户看不明白,也不知道其添加的作用,由此引发担忧。
清洁标签的主要特征是:1、产品成份必须是天然、有机,不含人工添加物及防腐剂的,且是消费的人耳熟能详细的成份;2.产品成份越简单,越少越好;3.产品成份不包含难懂的化学成分;4.产品制成过程越简单,越短越好。这分成符合一部分消费者追求天然的心理,从食品加工的角度来说,越少的加工步骤确实能够保存更多的营养成分,因此能说,在全球花了钱的人健康营养的追求下,清洁标签正在成为食品产业的一颗明星。
如今,在全世界内,餐饮采用无添加剂/防腐剂、天然、有机或非转基因配方的清洁标签产品,成为重要的潮流之一,在某些特定产品类别中使用得更多,在亚洲也是相同的情况。如大部分的清洁标签被使用在婴儿食品,涂抹类食品和谷物食品中。在乳制品中,带有清洁标签的产品占比高于市场中等水准,1/4在亚洲出品的乳制品都带有清洁标签。
去年10月31号,《预包装食品“健康选择”标识使用规范》(试行)在北京发布。所谓“预包装食品包装正面标识(简称 FOP)”,指的是通过制定减少油、盐、糖的系列营养标准规则,统一衡量或判断食品是不是满足健康标准,敦促企业以此为目标调整食品配方,逐步满足“三减”的条件。
在此之前,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用的是“营养成分表”,包括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营养素参考值(NRV%)等项目。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值大多数人能看懂,可NRV%就不太好解释了。它指是“大致表示食品中该营养素的含量能满足需要的程度”。专家们解释说:“比如,蛋白质的NRV值是60g,某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9.0g/100g,则其占NRV的百分比是15%。也就是说,吃了这100g食品,大概能满足一个人每天对蛋白质需要量的15%左右。”专家的演算尚且不好懂,普通消费者用起来就更加费劲:需要对照营养成分表,拿起计算器,首先看看一个包装或一份食品的质量,然后和营养成分表中的含量数据相乘,就不难得知吃了这个食品后摄入了多少能量和多少营养成分,以及占到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如此拗口与“艰难”算法让营养标签的处境略显尴尬,于是,简单、通俗易懂的FOP应运而生。它有专家对某种食品做综合评价之后,最终得出一个综合的结论,如“健康”“不健康”“better—for—you”(更适合你)“good choice”(不错的选择)等,并以图标、符号或描述性文字的形式概括该评价结果并标示在包装正面营养标签上。简言之,只要你看到标注了FOP的食品,就基本能认为它是符合国家倡导的“三减”目标的,相对于其他没有FOP标识的食品来说,相对来说更加健康。
上一篇:苹果CMS API配置攻略:获取APIKEY
下一篇:十大租赁管理系统效能对比与优选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