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米乐m6平台    发布时间:2024-10-07 10:30:24

  记者近来从河南省高院得悉,自2010年年末河南省法院系统展开未成年人初犯、偶犯“前科封存”试点工作以来,关于被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片面恶性不强,不会损害社会的未成年人初犯、偶犯,家人能请求封存违法记载。封存的38人中已有10人考上大学,6人回来高中就读,22人顺畅工作。

  在违法社会学中,有一个闻名的“标签理论”,即被贴上“违法人”标签的初犯者,因为这种标签的存在,将把违法人再次推上违法的路途。标签论,归根到底,便是一种固化思想,对人的曩昔揪着不放,用一种停止的眼光看待“违法人”,彻底无视了 “从头做人”的可能性。

  从表面上看,标签带来了“另眼相看”的社会轻视;从本质上看,标签造成了边缘化。这些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会被人为地贴上了“风险人物”的标签,他们会被疏远和排挤,轻视无处不在,成见无时不有,在人际交往、入学考试、求职工作等方面会遭到一些不相等的待遇。

  正如法令学者王琳所言,在当下的转型社会,不论是污点封存,仍是前科消除,一旦用力过猛,都将牵动大众关于社会安全的灵敏神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前科封存”便是在坚持前科准则、保证社会安全的前提下,对一些情节较轻、刑期较短的未成年人进行前科陈述革除。

  “前科封存”摘掉了未成年人的“违法人”的标签,消除了社会身份上的“污名化”,帮他们从头回归社会,从头再回到社会生活的正常轨迹中来。

  不论是考上大学,仍是重返高中,抑或是顺畅工作,浸透“去标签”准则好心的“前科封存”在实践中交出一份美丽的成绩单。“前科封存”是一盏灯,照亮了失足青少年“回家”的路。“前科封存”经过一种不良信息“隐形化”的方法,使未成年违法人享有相等的入学、工作权力,为他们编织了一张特别的“保护网”。希望,“前科封存”能不断完善,惠及更多“迷路人”。(杨朝清)


上一篇:中级社会作业实务第四章预习关键:青少年的需要和问题 下一篇:医院 报告单Word模板下载